題目:
假如你是一位農民,請根據在「農場狂想曲2」的經驗,和其他參考資料,劃一個農場發展計劃,使農場能夠在環境、經濟和社會方面長期維持生產。(800~1000字)
有關可持續發展概念
假如我是一位農民,我會在農場發展有機農業,因為在有機農場的經營方式應該是:商品化、標準化、企業化,這是當今農業高科技生産力的實現形式。有機農業的三大效益:經濟效益、生態效益、社會效益,只有通過品牌産品的商品化過程才能實現,有機農業的高科技才能轉化爲現實的經濟效益。農業科技和農業生産適應社會和經濟形勢的必然選擇。
環境方面: 發展高科技農業,能有利於解決保護生態環境與農業面源污染的矛盾。隨著化肥等農業化學投入品增加,農業資源過度開發,農作物嚴重污染,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。
社會方面: 發展高科技農業,有利於解決農產品需求日益增長與農業資源制約加大的矛盾。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。與此同時,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的推進,用於農業生產的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逐步減少。從農業發展規律看,發展高效農業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。發展高效農業,堅持走高產、優質、高效並舉之路,既可以提高農業經濟效益,又可以提高農產品產量;既可以充分利用農業資源,又可以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。高效農業是通過提高單產、節約資源提高產量和效益的,既是高產、優質農業,又是資源節約型農業。這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面臨資源制約加大的矛盾。
經濟方面: 發展高效農業,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,是提高土地產出率、資源利用率、勞動生產率的客觀要求,是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、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大舉措。
可持續發展方面: 發展高科技農業,能有利於解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與農業比較效益低的矛盾。促進農民持續增收,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目標和任務。發展高效農業,可以實現增產增效、節本增效、提質增效、提高附加值增效,這就從提高產量、降低成本、增加附加值等關鍵因素上促進農民增收。因此,只有發展高效農業,提高農業比較效益,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持續增收問題。
發展高科技農業,能有利於解決提高農業競爭力與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、組織化程度低的矛盾。然而,經營分散,農業規模化、組織化程度低,嚴重制約農業競爭力的提升和發揮。加快發展高效農業,發展規模化種植業和養殖業,提高農業的組織化、規模化程度,可以從生產成本、經濟效益和經營規模、組織化程度等方面有力克服低效農業的弱點,有效解決小農民與大市場的矛盾,為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創造有利條件。
這就要求加快發展高效農業,把農業的經濟效益、生態效益、社會效益統一起來,積極發展高產優質型、環境友好型、資源節約型農業。
創新農業經營方式,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。農業經營要努力實現“兩個轉變”,家庭經營要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,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,形成多元化、多層次、多形式經營的方向轉變。
如果農場能夠長期維持生產,我們需要一筆很大的資金週轉, 因為擴張農場後需要大量資金興建農場的建設,改善農場環境,種植較多的農作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