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

題目:假如你是一位農民,請根據在「農場狂想曲2」的經驗,和其他參考資料,劃一個農場發展計劃,使農場能
夠在環境、經濟和社會方面長期維持生產。(800~1000字)


在「農場狂想曲2」中的農場要在經濟上靠治養家畜或種植農作物而換取金錢,需要考慮資金、機器和
天氣環境。現今社會發展急速,「農場狂想曲2」與現實社會各方面都截然不同,現實社會中的農民因應天時地理需
作出相應的決定,例如某地區的氣溫相異很大,農民便會種植一些能賺取最大利潤的農作物。農民往往
為了賺取金錢,而忽略眼前的持續發展概念,我們不應只著重本身的利益而把後代的生活質素拋誅腦後

而且我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愈來愈少,地球不斷被人類破壞,就算世上有不同的保護組織,他們的努力只不過是九牛一毛,地球真正需要的是每一個人都盡力去保護,也是每一個人都應盡的責任。
我們只是農民,所以我們在環境方面,我們應該盡量少用非再生資源、利用有機耕種。
有機耕種即是不用化學肥料、農藥‧以較天然的方法,不時不種‧
收割後能保持泥土的土質,免受傷害‧以有機物作肥料,如牛骨粉,花生麩,堆肥等‧
使用較天然的方法或用具驅蟲,如間植或輪耕,種植香草,噴射蒜頭辣椒水,
用反光物件驅趕雀鳥等‧收割後的枯葉或根頭,也可作堆肥,循環使用,減少廢物,
保護環境,維持生態平衡,保障人類健康‧
不但對市民有好處,亦能減低農民購買肥料的成本。
在經濟方面,人們比以住愈來愈重視健康,不惜花費大量金錢購買有機農作物,
例如:有機蔬菜的特點乃菜味較濃和纖維較為豐富,導致對有機農作物的需求隨之殷切,
增加經濟收入,提拱本地就業機會。

在社會方面,高速經濟發展使市民享有相當高的生活水平,例如良好的醫療服務、社會福利和教育服務。
這樣的話,社會能相處融洽,減少不必要的鬥爭,又能令後代清楚明白保護環境和有機耕種的好處。這樣農場能長期發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